首頁
Languages 台文中文日本語English 字體
首頁 / 關於白話字 / 中國南方白話字發展
中國南方白話字發展
 

1858年,中國與西方列強簽訂「天津條約」,正式准許外國傳教士去中國傳教。此前,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傳教士已在閩南地區及台灣傳教,白話字最初於1850年在廈門正式推行。從英國將福音帶到中國的馬禮遜(Robert Morrison,1782-1834),曾在1815年於馬六甲開辦的英華學院所擬定的漢語羅馬字方案,白話字的最初方案可能是發源於英華學院。後來外國傳教士來廈門傳教,就是使用這個方案學習廈門腔閩南話。1844年至1848年,約翰.盧在廈門編纂《羅馬化會話字典》(即《廈門詞彙》),也是爲了幫助傳教士學習廈門腔閩南話。可見,白話字最初為讓外國人學習廈門話而設計的。

而後,傳教士們為使信徒自己閱讀《聖經》,把原來爲外國傳士學習廈門話而設計的白話字用來翻譯《聖經》。第一個用白話字翻譯《聖經》的是養雅各,他以羅馬字拼寫部分《聖經》,即《創世記》中約瑟的歷史記載。而第一個以白話字對教徒進行教學的是打馬字(John Van Nest Talmage,1819-1892),1850年他和養雅各(Dr. James H. Yo͘ng,?-1853)、羅啻(Rev, Elihu Doty,1809-1864)一起在廈門的一個教會學校教學羅馬字,使用的書就是養雅各翻譯的《聖經》。

閩南白話字推行初期,羅啻曾編纂《英中廈門本地話指南》(即《廈門話課本》),1855年在廣州出版。之後,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1830-1877)根據約翰.盧的《羅馬化會話字典》(《廈門詞彙》)編纂《廈門本地話或口語字典》(即《廈門白話字典》,1873)。後來打馬字又參考杜嘉德的字典編纂《廈門音字典》(1894)。這些字典對閩南白話字的形成和發展影響甚鉅。1913年,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1841-1921)以白話字編撰《廈門音新字典》。

閩南白話字在教會迅速傳播,自廈門傳到閩南各地,自福建傳到台灣,自中國傳到東南亞。教會人士之所以推動白話字,乃因其認為白話字有以下的優點:

1. 白話字比漢字易讀、易學、易寫。

2. 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可以學白話字;

3. 可幫助教會發展;

4. 各行各業的人士都可受益而獲得相關知識。

5. 白話字也可幫助漢字的學習。

除了可幫助教會發展是和宗教直接相關外,其餘理由都是白話字的工具性用途。1920年代後,由於國語運動的興起和注音字母的推行,教會不再宣傳白話字,但白話字的影響在教會裡不斷擴大,許多教徒繼續學習和使用白話字,用白話字讀《聖經》,用白話字書寫。

據1955年黃典誠先生的統計,當時閩南白話字的傳播地區和人數:包括福建(閩南等地)34000人、廣東(潮汕等地)1000人、其他省市8000人、台灣32000人、越南2000人、緬甸1500人、泰國7000人、菲律賓7000人、馬來西亞10000人、印尼10000人、其他國家和地區3000人;合計約有11萬5千5百人。

圖:(一)福建話拼音的漳泉聖會報;(二)潮州話拼音的潮惠會報。皆攝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歷史館。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版權所有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2008
10610 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TEL 02-7734-5516│Fax 02-2358-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