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會公報》自其前身《台灣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創刊以後,至1969年改為華文出刊為止,84年間所累積的以台語白話字所書寫之史料著實相當豐富。然而這批豐富且珍貴的史料目前被學界的運用仍相當有限,除了資料取得不易之外,缺乏白話字教育及理解能力亦是重要因素。雖教會公報社已出版70冊《台灣教會公報全覽》,但資料龐雜,雖已有民間工作者從事初步整理與部份數位化,但在教育及推廣上仍在少眾環境使用。本計劃在前人研究之基礎上,將《台灣教會公報》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揀選出來,將內容延伸建置為「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關於白話字的使用,尤其在清國中期、末期,乃至民國初期年間,亞洲地區如中國南方、越南、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等地,都有使用「羅馬字」拼寫地方語言的歷史及文獻;在台灣,早期即稱「白話字」(Pe̍h-oē-jī)或「羅馬字」,並延用至今。目前為止,仍有繼續使用這個文字書寫,並發展出地方語言特色者,台灣是少數國家之一。
本計劃的執行成果,除計劃團隊分工,揀選《台灣教會公報》內容打字、翻譯、校對、上稿,為主要計劃工作之外,亦將2007年出土之「北部台灣教會公報」《芥菜子》第1-22期,以及戰前白話字相關出版品數位化,以影像方式呈現,並將部份《芥菜子》內容數位化及漢羅翻譯,同置於文獻資料庫中,提供瀏覽者更方便的檢閱查詢與利用。待資料庫的文字及影像內容都累積達到相當程度,期待做為一個亞洲級、世界級的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區。
圖:(一)攝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歷史館,1910-1925台北中會議事錄,內容即漢羅對照謄寫;(二)台灣教會公報首頁,授權自台灣教會公報社;(三)芥菜子報創刊號首頁,授權拍攝自淡江中學校史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