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而言,「台灣教會公報(1895-1969)白話字文獻數位典藏計劃」所建置的「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之典藏資料,具備以下主要四項特色:
一、《台灣教會公報》文獻數位化的突破:
歷年在少數有心學者及民間人士的努力下,搶救白話字文獻、分析《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文學史料的工作,已累積一些成績,可惜仍少為各界利用。即便許多資料或相關研究已由私人架構之網站呈現,然而,囿於白話字知識教育未普及、網站資料有限,使得版面未能盡美,有興趣上網閱讀資料者,猶在少數。適由國科會數位典藏計劃支持,本計劃除了原訂將文獻分類整理之外,亦商請台灣教會公報社、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歷史委員會、北部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史蹟委員會(真理大學牛津學堂)、淡江中學校史館等單位,提供珍貴歷史影像及文字資料之授權,充實本網站的內容,也讓使用者得以在閱讀白話字文獻之外,更直接獲得、感受這批史料背景之下的台灣、台灣人事物的樣貌。
由教會公報出版社出版之《台灣教會公報全覽》已付梓發行,教會公報中有相當龐大的史料待吾人整理與利用,隨著網路時代的進步,白話字文獻數位化的工作亟待加緊腳步。而目前白話字文獻數位化的資料仍有限,也礙於現今報社已幾乎全面中文化,而缺乏人力得以將這批資料做完整的數位化。而本計劃除了原來的文字部分之外,更將白話字文字、文學以及信仰、刊物都能在地化的推動者巴克禮牧師,以及揀選其他同時代對台灣母語文獻有所貢獻者(包括西方傳教士及台灣在地傳道者與信徒)、文學創作者等重要人士,也一併置於本網站供使用者延伸閱覽。另外,也將相關建築、傳道事務、印刷機器及製版文物等照片,置於系列介紹及連結。
二、豐富多元的語言、歷史、文化資料:
由英國長老教會(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的宣教士巴克禮(Thomas Barclay,1849-1935)牧師於1885年創辦的《台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前身),歷經清領末期、日本時代、國府時期等三個朝代,迄今仍持續發刊,為全台灣最早發行且發刊最久的報紙。創刊時的用字,採清季長老教會內部通用已久的廈門音羅馬字(白話字)刊印;至1969年才因國民政府禁令而停止以白話字,改以中文刊行。
由於教會公報的白話字拼寫,乃為因應傳教士學習廈門語所需而發展的產物。傳到台灣後,除沿襲清國時代中國南方一帶與當時的台灣話口音,也在台灣的日本時代,將受日本殖民語影響後而新生的台灣話詞語,如實地不受「假名」(不同於漢文)的限制,拼寫出所謂的「日式台語」發音。從創刊號一路看到戰後初期的教會公報,除了主要以白話字書寫台語之外,也書寫台灣本地的客家語、原住民語;且其中語言的語法、形式受到不同統治者推行的語文教育,而有明顯變化。
《台灣教會公報》自創刊以來,刊載的事項主要包括:1.教會消息 2.聖經教義闡釋 3.教育、醫療事業動態 4.社會時事等,而其中也不乏文學作品的創作,例如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報導文學、旅遊文學等,與台灣、中國、西方的社會進程,相較於同時代的刊物,更能同步甚至超前而多元。除了語言上的貢獻,白話字文獻中的觀點,於歷史上見證同時代、同事件中,不同的社會視角;而也由於作為傳教工具的關係,書寫的內容與殖民主對待在地文化、弱勢族群(平如平埔族、高砂族)的態度有更明顯而積極的關懷。
三、:影像與文獻結合,增進文史教學的興味與互動
《台灣教會公報》中的白話字文獻並未全數上網,本計劃僅將廣義的文學類(包括詩、散文、雜文、小說、報導、戲劇等)作品作數位化處理;並將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歷史背景、圖像置於數位資料館中,期使未來的台灣文學、台灣歷史、台灣語文的相關教學,能有更多輔助教材。而對於白話字有興趣的研究者,可透過相關歷史影像而對白話字的時代環境有更深刻的印象與了解。影像與文獻的結合,也提供更多教學範本及教材,讓白話字的學習更能進入歷史的情境中。
數位化處理主要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先將選取出的白話字文獻重新打字,同步進行的另一階段則是將打字後的文章做「漢羅台語」的翻譯,以對照的方式呈現在網站上,讓使用者得以更加容易而便利地閱讀文章內容。
本網站尚包含檢索功能及討論區,我們將每篇白話字文獻析出關鍵詞,提供使用者更細緻的檢索需求(主要先以漢字模式搜尋為主),希望開啟更多白話字文獻相關議題之討論空間以研究視角。
四、白話字新史料出土
《台灣教會公報》自1928年1月以降,直接以「Pak-pō͘ Sū-bū」(北部事務)的專欄刊載《KOÀ-CHHÀI-CHÍ》(芥菜子)月報,並保留刊名,且接續期數(第23期)合刊《芥菜子》。《芥菜子》月報原創刊於1926年1月,刊物封面除了刊名之外,尚印有「PAK-PŌ͘ TÂI-OÂN KI-TOK TIÚⁿ-LÓ KÀU-HOĒ KÀU-HOĒ KONG-PÒ」(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公報)等字樣,似與在台南發行久矣的《台灣教會公報》頗有分庭抗禮之勢。創刊者兼發行人陳清忠長老,也是這份刊物的主筆;陳清忠在《芥菜子》第22期末頁,已預告刊物將與《台灣教會公報》合刊的消息。而到1937年8月第139號之後,《台灣教會公報》每月猶以「PAK-PŌ͘ TIONG-HUĒ」之名延續原《芥菜子》的期數於報刊中合印發行。
目前《台灣教會公報》漸漸被學界重視,研究者對教會公報中曾有數十期刊載《芥菜子》之事並不陌生,但由於創刊號至22期沒有完整出土,則少有對這份刊物較歷史性及系統性的研究,乃至也未有《芥菜子》與《台灣教會公報》之間的異同及連結性之分析。
本計劃執行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發現,即在收集相關史料時,找到《芥菜子》前22期合訂本(收藏於淡水中學校史館之陳清忠先生遺物櫃,推測應由陳清忠牧師本人手工製成的合訂本)。這個重大的史料出土,不僅文獻上的資料意義本身有所增加,由於原來長老教會在南北未完全合作的狀況下,《芥菜子》的發行,有助於我們更了解北部教會的更迭,以及傳道者們的思考。特別是《芥菜子》發行人為被譽作台灣「橄欖球之父」、「合唱團之父」的陳清忠先生,刊物中更有其文學創作(包括小說、論述、翻譯,甚至是音樂創作等等),這些作品刊於1926-1927年間,其時代意義則更加深遠,可期未來在台灣文學史上有突破性的觀點論述。
而在陳清忠遺物中尚有《傳道師會會誌》第二回及第四回被保存下來,雖僅兩期,但其中的文獻內容極其豐富。本典藏資料雖人力物力不足,但亦會將這些新出土的史料做初步的典藏,開啟更多對白話字有興趣的研究者及民眾得以見證歷史的機會。
圖:(一)台灣教會公報1951年內頁,台灣教會公報社授權提供;(二)1910-1925年,台北中會議事錄內頁,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歷史委員會授權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