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Languages 台文中文日本語English 字體
首頁 / 白話字數位典藏 / 社論:青少年佮信仰
社論:青少年佮信仰
卷期:第880期 本次: 日期:1962/2 刊名:台灣教會公報 頁數:2
篇名:社論:青少年佮信仰 [ Siā-lūn:Chheng siàu-liân kap sìn-gióng ]
作者:蔡 It-sìn Chhoà It-sìn
  顯示 : 漢羅 全羅 並列  

社論

青少年佮信仰

蔡It-sìn

1962/2/15 880期  2-3

 

對台灣光復以來,教會對佇青少年的信仰問題所做的努力,佇組織上,á是運行上,有得著真大的效果。到現在,除去極小數的弱小教會以外,攏有青年團契的組織,予青年佮教會有實際接觸點,佇教育的方面也加添幾間用基督精神做中心的大學,á是中學,這項事實是通歡喜的現象。

總是教會一面也著密切來研究現時社會的青年動向,通做指導教會青少年的基礎。因為最近,這个問題已經成做社會所特別關切的中心,這个傾向毋是社會徛佇道義上來關心,反轉是in的行動予社會不得不著來關心的。 In對舊傳統習慣的反抗,社會基本道德觀念的藐視,家庭父母權威的無視性,以及對外界刺激所生的不規則的滿足狂,有嚴重引起社會家庭的危機。近來輿論界á是教育界所論,構成這嚴重事實的究竟因素,是因為學校佮家庭間連帶責任的鬆解,不良的外界刺激。閣較要緊的,就是缺乏一種精神領導力量。特別近代神學家,親像Má-khek-sun (Carl Michalson) 強調這是對現代虛無主義所產生的危機。這款「不安,」「罪責,」「僥疑,」「職業,結婚,苦難,死,等;七項危機,嚴重影響到佇近代青年。嚴重影響到佇近代青年。伊講:佇這款 '限界狀況' 中,人就失落存在的勇氣,用虛假來滿足in的活,這个虛假就予in生出

(1)反抗型(The rebellio͘s type)

(2)自卑型(The recessive type)

(3)自暴自棄型(The resigned type)

等的性格出來

Taⁿ佇這款現代虛無主義危機中,欲保持教會青少年的純正信仰毋是簡單,所以教會指導者莫得為著組織上的周全來自滿,應該著考慮到in的思想佮精神環境問題。親像受現代合理主義,實證主義,á唯物論的無神環境中受教育青少年著怎樣去指導in確立信仰,á是佇惡劣的社會環境中欲怎樣建立in的信仰生活!現時咱教會無把握著這點,教會只有關心佇怎樣指導基督徒生活的"社會科學研究"。所以撿彩青年會照世襲的肯定宗教來參加禮拜,總是in現實的關心是佇世情事。Taⁿ教會毋知有徹底了解in所想,要求佮不安無?

最近日本教界,為著這个問題,做深刻的全面的反省,有刊載佇 福音と世界1961年11月號。真期待咱台灣教會也有這款的反省佮研究。

(1)現在急變的社會有影響農村教會的青少年為著揣職業,á是升學,大多數集中到城市去。In自然就著離開父母的身邊,行家己未成熟的自主獨立行為,所以真容易陷落。誘惑來離開信仰。按呢,佇遮市區的教會有重大的責任佮工作存在。

(2) 青少年信仰培養的重要場所是佇家庭。舊約時代的父母著負起這个責任。可惜今仔日的父母對囝兒的宗教信仰採取不干涉性,只有要求囝兒著做將來經濟安定的基本動產,搖錢樹,á是自家傳統名譽的維護做目的。父母佮囝的中間無有人格的結聯,只有用"物質要求"做關係,囝兒成做為著欲討父母歡喜的生產物。閣一面父母為著財政佮已經成做生理化的社會應酬關係中,就對囝兒失落接觸佮關心的機會。佇這款"家庭旅館化"的現實狀態中,欲怎樣有信仰培養的場所佮時間?佇拉比的教示有講,"囝兒有3个親,就是父、母佮上帝。"你的囝兒敢毋是佇信仰上成做一个孤兒嗎?實在已經失落基督教家庭的實質的意義。向望閣一擺反省,明白耶和華所賜祝福的產業是佇囝的信仰基礎上,來提倡家庭禮拜的復活佮教育。

(3)近來的教育有一種毛病。教育變做為著適應社會一般通俗觀念------職業地位------的便利階段,這款教育就著重佇唯物論的"技術運用"教育,否定精神方面的重要性。Taⁿ咱的教會學校敢 通綴in這款"教育商業化"的路線行mah?咱應該著根絕這个觀點,極力來引chhoā青少年就近主的人格教育做要緊。最近佇台灣的基督徒教育者有認識這問題,組織基督徒教育者聯誼會,是通歡喜的事。

今年真期待教會指導者會通響應百週年倍加運動發起青少年歸主運動的必要。主若對教會要求青年,教會袂通將in獻予主敢毋是對咱的主無盡忠mah?

Taⁿ咱教會著實質的徛佇in信仰佮生活實際領導中心,予in抽象的的信仰通過生活行為得著信仰的現實。閣著佇in前所倚靠的權威---(文明,教育,政治,經濟,主義科學)---頂,接紲失去伊的價值的時,chhoā in閣一擺來恭聽;------唯一絕對通倚靠的主耶穌的聲。閣著好膽對in宣言講;「你著佇少年的日,記念創造你的主,就是患難的日猶袂到,也你所講:我無通佇伊快樂,遐的年猶未近的時」(傳道 12:1)。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版權所有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2008
10610 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TEL 02-7734-5516│Fax 02-2358-2461